大千世界,人的愛好各不相同,有的喜歡冉冉升起的紅日,有的喜歡潮起潮落的大海,有的喜歡山的神韻水的秀色,有的喜歡談古論今……而我,對雨情有獨(dú)鐘,且尤愛夜里有雨將至。 黑夜里,風(fēng)吹雨落,富有節(jié)奏和韻律。遠(yuǎn)望、聆聽夜雨,就像欣賞一首古典樂曲,室外空曠的天幕是大音箱,那忽大忽小的雨聲,是不同的管弦樂隊(duì)在演奏,潛心靜聽,遠(yuǎn)處的“沙沙”聲、近處的“瀝瀝”聲都回旋在耳邊。想象著寥落的馬路上街燈的空靈,地面上積水被濺起的水霧,半空里彌漫的云煙,只覺得心里一片迷離。 夜雨最溫馨,最動情,最有韻致。其靈秀之氣,清越之氣,蕩滌了紛揚(yáng)的污穢塵埃,淹沒了功名利祿的喧囂,使躁動不安的都市透出幾分寧靜、幾許安謐。 這樣的雨夜,你臨窗而坐,靜靜地看雨在玻璃上生動地流淌,聽雨在窗臺上、雨篷上優(yōu)美地叩擊,滌凈疲憊,洗滌心靈上的塵埃,把煩惱拋到九宵云外,會有一種置身凈土的感覺。 這雨夜?fàn)I造的怡人氛圍,讓人總想讀點(diǎn)什么,寫點(diǎn)什么。若不讀不寫,只靜坐看雨聽雨,細(xì)細(xì)品味,讓靈動清逸的畫面,輕輕地漫過思緒,讓思緒在雨夜里漫無邊際地飄泊獨(dú)行,那也是一種享受,一種灑脫,一種逸致。 在輕柔的雨聲中,你會諦聽到整個世界的聲音;柔睡中呢喃的囈語,流動的清風(fēng),含苞的花蕾,潺潺的流水,合奏著生命的律動。你會因那清悅的雨聲生出種種妙不可言的神思遐想:想露珠兒從鵝黃的柳葉上滑落;想晨曦中牧童悠揚(yáng)的笛聲;想魚兒躍過水面帶出的漣漪;想鴿子口銜金黃的麥穗翔離塵世的圣潔;想筍的破土竹的拔節(jié);想山的蔥蘢溪的窈窕;想成熟的豆莢在驕陽下“叭叭”炸裂;想揚(yáng)起的谷粒在絢麗的夕陽下沙沙落地……此情此景,你會不知不覺地忘記了窗外燈紅酒綠的誘惑,追功逐利的得失,而陶醉其間,思緒安然。 這,便是聽雨的情趣。 而聽雨之妙,則在于心平氣靜,人在鬧處,是聽不進(jìn)雨滴,即使是身在靜處而心在鬧處,亦是聽不進(jìn)雨滴,聽雨如品賞詩畫,身臨其境,心融其情,才能領(lǐng)略雨聲之美。 “春雨蒙豪地下,嘩啦啦,嘩啦啦,綠了村邊的楊柳,紅了樹邊的杏花?!边@是一種渴望,也是一種向往,這樣的日子充滿自然的氣息和成長的喜悅。雨,是純潔的,也是美好的,它給世界帶來了勃勃生機(jī)!預(yù)示著明天的生活更美好。你看宋人陸游心中的雨聲:“小樓一夜聽春雨,深巷明朝賣杏花?!逼渎晞尤?,其容動人!你看唐人白居易眼中的雨:“玉容寂寞淚闌干,梨花一枝春帶雨。”其雨動情,其淚也動情! “春潮帶雨晚來急”,這時雖非春潮,但雨急的時候,也是同樣的。一陣緊過一陣,仿佛要催生了某種情緒,難以抑制,更仿佛要渲泄什么似的,鼓足了氣力,瓢潑下來。 “梧桐更兼細(xì)雨,到黃昏,點(diǎn)點(diǎn)滴滴。這次第,怎一個愁字了得?!薄扒镲L(fēng)秋雨愁煞人?!边@秋雨,和著黃昏暮色,點(diǎn)點(diǎn)滴滴漫上心頭,不盡的寂寞凄涼,真是難以言狀。這樣的境界,總是抒發(fā)了滿腔愁緒,寄托了詞人哀婉柔腸,真切而感人。 留得殘荷聽雨聲。還是秋天秋雨枯葉,可是,這樣的雨聲在人們的靜聽里,應(yīng)該是充滿生命力的,不是嗎?荷花是百年好合的象征,曾有白露凋花花不殘、涼風(fēng)吹葉葉初干,芬芳雖盡,但挺立在雨中的圓圓葉子,卻以一種生命的姿態(tài)承受著雨點(diǎn),那打在殘荷上的雨聲,不是掩蓋了所有的憂愁而別開生面嗎? 雨和陽光、如夜與黎明,都是自然給予我們的恩賜。懂得享受陽光照拂,溫暖了日見冷漠的心,這還不夠。如果更懂得聆聽雨的心曲,浸潤到那漸漸干涸的靈魂,解脫心結(jié),平復(fù)創(chuàng)痛,那風(fēng)雨之后的陽光豈不是更美? 雨后,習(xí)慣一個人步入公園聽雨,冷冷的,清清的,一路上呼吸濕潤空氣,看碧洗的樹葉;然后擇一處傍水的小亭坐下,慢慢合上眼睛,靜靜地開始用心去聽。聽,樹葉上殘留的雨滴經(jīng)由葉梢滑落;聽,滑落的水珠跌入潭里;聽,飄零的花辨和落葉離開技頭落入潭中。 聽雨的極致便是從中排遣孤寂,品味生活,凈化心靈,感悟人生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