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曾說,作為主持人就要學會關門。在某段新聞結束后,他會把與工作有關的一切都關掉。關上“門”之后,外面的一切都和自己沒有關系。工作一完,心門一關,又是另外一個世界。關上“門”,放自己回到生活中,做回自己,干自己想干的事,逛街、旅游、看電影、喝咖啡……他能夠頂住外面的流言蜚語,生活得瀟灑,正是因為他懂得“關門”。 是的,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,我們很多人都活得很累,要埋頭苦干力求把工作做到完美和創(chuàng)新,使老板滿意;要面對日益上漲的基本生活費用的壓力;要記掛著遠方的日益年邁的親人;還要為孩子學習成績波動起伏糾結著……是在乎別人,還是讓自己快活,或許白巖松的做法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。 有人問:一個人一生有多少天?智者答曰:3天,即昨天,今天和明天。再問:3天中,哪天最重要?智者答曰:今天最重要。為什么?昨天是今天的歷史,明天是今天的未來。今天過好了,歷史的昨天才輝煌;今天過不好,就會使未來的歷史不輝煌。過好了今天,就是過好了每一天。 要快樂過好今天,就要學會“關門”。今天和明天之間,有一道“門”,叫“前門”;今天和昨天之間,有一道“門”,叫“后門”。我們要拋棄煩惱,享受快樂,就要學會關好“后門”和“前門”。昨天已經(jīng)過去,所有的事情已經(jīng)發(fā)生,快樂也好,煩惱也罷,皆成為歷史。我們想改變它,已經(jīng)根本不可能。一切隨它去,不再想它,尤其是煩惱。這便是關“后門”。關好了“后門”,就是斬斷了為昨天煩惱的根源。在今天的日子里,我們就只想今天的事,只做今天的事,盡可能把今天的事做好。明天沒有到來,就不要去管它,明天的事再多,再重要,再煩心,一切等到明天再說。今天的事還在辦,就考慮明天的事,就為明天的事發(fā)起愁來,既增加了自己的惆悵,又影響了今天的辦事效率,同時也會給明天的“昨天”留下遺憾。這便是關“前門”。關好了“前門”,就會使我們較好地釋放工作、生活等帶給我們的種種壓力,輕裝前進,精神飽滿地做好今天的事。 讓我們一起努力學好關好“后門”和“前門”,樂觀開朗,笑對今天。過好每一個今天,把每一個今天過好,就是一輩子過好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