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久了,朋友講的關(guān)于善良的故事一直記憶猶新,繾綣在我心底。 那是個陽春三月,坐在暖暖的太陽底下,聽朋友講故事。他說,從前有個很善很乖的小姑娘,因為心中的委屈,就給報社寫了信。信中,小姑娘這樣說:編輯叔叔阿姨,你們好!我是個小學(xué)生,今天給你們寫信,因為心中有太多的困惑,希望你們幫幫我。我家里窮,買不起太多好東西,可不知為什么,爸爸媽媽總是先滿足弟弟的要求,給他糖果、給他玩具,就因為他調(diào)皮、總愛哭鬧。而我,不愿給爸爸媽媽增加負(fù)擔(dān),很乖,很聽話,可他們卻總想不起我,好像我從沒自己想要的東西。我真想不通,我乖,我聽話,我懂事,卻總得不到想要的東西,而弟弟頑皮哭鬧,卻處處占先。怎么會這樣?這世上還有公平么? 面對小姑娘的來信,報社編輯也覺得不好回答。在后來的回信中,編輯說:小姑娘你好!許久了才回信,因為你的問題讓我們想了很多。你看到的,的確是常常存在著的,可是你仔細想想,難道你真的失去了什么?還是你得到了更多?你想,你乖,你愿意替爸爸媽媽分擔(dān),說明你是個很懂事、很善良的孩子,而你,也因此有了這么好的性格和品質(zhì),這本身就是上帝給你的報答,這不是最好公平么?你還想要什么呢? 這個淺淺的故事一直沒有忘記。在我心中,也一直相信,那個愿為家人和朋友著想的、心善而乖巧的小姑娘,長大后一定會成為受人歡迎的人,一定不再為自己的付出得不到應(yīng)有的回報而委屈。 是的,生活中許多時候,善良的人總在隱忍。因為不想傷害他人,因為不愿與人爭執(zhí),或者不去奪人所愛,他們習(xí)慣了平息自己內(nèi)心的欲求,卻與人更寬闊的天地。于是,我們眼里的善良,總帶有柔弱的色彩,我們總以為善良的人是無力的,其實不知,善良的人總在人生的關(guān)鍵時刻挺身而出,造就一翻業(yè)績。平素里,他們韜光隱晦,只是為了成全他人。而他們自己,真的如小姑娘看到的那樣,喪失了太多么?其實不然。因為善良,身邊自然朋友如云;因為善良,不存?zhèn)酥?,人們總喜歡向他吐露心聲,成為知己;因為善良,總適時地幫人一把不求回報,而受助的人會時時記得他們的好;因為善良,在將溫暖和美好帶給他人的同時,自己同樣也會收獲沉甸甸的情誼。善良的人,看似放掉了人們眼中的欲求,可他們踏踏實實地得到了金錢買不到的情誼,還有什么比這更可貴的呢? 寫到這里,便又想起給我講這個故事的同樣心善的朋友,而此時,心里會覺得有一種溫暖和一種力量在傳遞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