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匠精神不單是對匠人而言的,它是對每個生產者勞動者的要求。它是在生產勞動中踏踏實實、精益求精、一絲不茍的可貴精神??v觀歷史,工匠精神對人類發(fā)展的貢獻是巨大的。從建筑、藝術、科技等各個領域,到人類不同歷史時期的各種文明,無不閃爍著工匠精神的光芒。
工匠是有所傳承的,有傳承就有一份敬重。因此,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種對歷史和文化的尊重。德國德累斯頓圣母大教堂,在二戰(zhàn)中被毀,偌大的圣母大教堂,僅剩一截十三米高的斷壁。德國統(tǒng)一后,德國政府決定對其進行恢復性重建。重建方案中,認真嚴謹?shù)牡聡艘竺恳粔K還能夠使用的原有建筑物的磚,要準確地放在原來的位置上。這樣一來,從1994年開工到2005年竣工,德累斯頓圣母大教堂的恢復性重建耗時十一年。大教堂的建筑規(guī)模并不算大,根本無法與今天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相提并論。以國人的視角,完成如此規(guī)模的建筑,耗費這么長時間,簡直不可思議。
工匠精神是急于求成、急功近利的反義詞。當今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,人們大都追逐效率,追求“一天一層樓,十天一座樓”的速度。而真正的“工匠”對此卻不以為然,他們講究慢工出細活兒。他們對質量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——這便是工匠精神中“責任”二字的突出體現(xiàn)。
“工匠精神”的提出,讓原來貶抑工匠的匠氣拙氣、有了一個提升的空間。它促使更多人在工作中自我激勵,嚴格要求自己,不斷提升技術水平,讓自己生產的產品、提供的服務,令人豎起大拇指。
說到底,工匠精神就是專業(yè)、專注和責任至上的組合體。務實求真,追求卓越,不虛夸不浮躁,才能讓工匠精神真正成為當今時代的氣質。(胡海東 摘自2017年2月4日《中國剪報》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