凝心聚力是黨和人民群眾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項重要經(jīng)驗,是廣大領導黨員干部做好基層工作的一條重要準繩,也是攻克時艱、促進地方經(jīng)濟、推動各項工作的至勝法寶。因此,我們要把凝心聚力當作當前一項重要實踐來抓落實,用科學發(fā)展觀的深刻內涵來解讀,指導實際工作,真正做到凝好心,聚好力。
凝心要以民為本。就是要懷有一顆愛民之心,真正把群眾放在心坎上,記住記牢,明白黨是人民的黨、干部是群眾的干部;筑牢“以人為本”這個思想根基,明白凝心凝的是人民的心,聚力聚的是群眾之力。人民利益大于天,群眾力量勝一切,這個硬道理很簡單。如果連這一點都搞不清、弄不明,凝心的工作必然會失去重心,迷失方向,找不到對象支撐,找不到力量推動,止滑提速、應對危機、克服困難就會成為一句空話,無從談起。
凝心要掏心談心。就是要俯下身子深入群眾調研,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,掏出自己的良心,來換群眾的真心,用自己的心里話,換取群眾的真心話。跟群眾交心,一要善于說,向群眾講清工作、描清愿景、擺明困難、說明意圖,打開窗子說亮話,消除群眾戒備和顧慮,讓群眾認識你、了解你、支持你;二要善于聽,把群眾講的話,一言一語聽清楚,一頓一挫聽明白,要不怕啰嗦、不怕費神、不怕揭短、不怕觸痛,要靠近了聽、側著耳聽、帶著微笑聽;還要善于問,對不清不楚的地方向群眾詳細問、問詳細,把自己的毛病找準查清,把群眾的渴望想法、窘迫尷尬、意見建議搞清弄明,不可不著邊際、懶懶洋洋、大而化之。只有把群眾的心思探清問明、現(xiàn)狀查詳看細,把自己的問題剖析透徹,才能準確地把脈會診、對癥下藥,做到化矛盾以撫平心結、消隔閡以打通心脈、解困惑以舒暢心情。當群眾對黨的干部知根知底、心悅誠服的時候,我們才能一呼百應,達到凝心在一塊、聚力在一處的目的。
凝心要死心踏地。就是要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,把群眾的利益作目標、當工作,做到有求必應、有疑必答、有難必解,想方設法,力盡所能,幫助群眾破難題、辦難事、渡難關,要有心無旁逸、吃苦較真、癡心不改的精神,不怕閑話、不怕困苦、不怕失敗,讓群眾真切感受到新變化、新收獲、新跨越。群眾才會毫無介蒂地聽你的話、參你的言、謀你的事,在應對災情、共渡難關時,在科學發(fā)展、和諧共建上,才會凝聚在你的周圍,上下齊心,勁往一處使、力往一處聚,做到眾志成城、攻艱破難,持續(xù)不減、提升不滑。
聚力要率先垂范。就是要把自己當成群眾一員,把個人微弱的力量溶聚到群眾中間。有事情要沖在群眾前頭,奔赴事發(fā)現(xiàn)場,靠前指揮,身先士卒,為群眾做示范、樹標桿、立榜樣。不是站在群眾對面、踩在群眾上面,指手劃腳不用力氣,聲嘶力竭不做動作。要和群眾心連心、手拱手,一起用力量,一起喊號子,不怕臟、不怕苦、不怕累;平時工作中,也要默默無聞,躬身示范,以實際行動引領干部群眾,以自己的點滴力量凝聚廣大干部群眾的力量,形成強大合力,推動當前工作,促進跨越發(fā)展。
聚力要凝匯有方。就是要把群眾的力量凝成一股繩、匯成一條江,而不是成為一盤散沙、一片汪洋。關鍵時刻,要科學決策,正確引導,調動一切可以聚力的因素,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,以少聚多、以點匯面、以弱凝強,準確而迅速地把力量匯聚到需要用力的地方,使用到該要用力的時候。
聚力要全力以赴。就是要肝膽相照使出全身力氣,持之以恒,真抓實干,盯住當前問題不眨眼、抓住眼前關鍵不松手、抵住面前困難不泄氣。充分調動干部群眾積極性,激發(fā)干部群眾參與熱情,和人民群眾凝聚在一起,齊心協(xié)力、竭盡全能,用耐心、使耐力,把問題一個個解決,把一道道難關跨越,把工作一步步推進。(蔣文軍摘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