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蘇州之旅 記得在剛懂事的時候,就聽大人們說過:上有天堂,下有蘇杭。上個月底,我們森達沿海熱電公司組織員工分兩批參加了赴蘇州一日游活動,讓我們以團隊的名義,一同領(lǐng)略了人間天堂的美好風(fēng)光。 凌晨四點,大家就從公司整裝待發(fā)了,雖然有的員工下中班才幾個小時,沒有得到充分休息,有點疲勞,但一路上所有的人都很興奮,很激動,因為我們即將要光臨人間天堂——蘇州。經(jīng)過五個小時的車程,上午九點我們到達了觀光的第一站——虎丘。剛至虎丘風(fēng)景區(qū)外圍,遠遠地就看到了在青山綠色中環(huán)抱的虎丘斜塔。有人首先看到了,驚叫了起來“快看,虎丘塔。”隨即,車上沸騰了。我們懷著激動、喜悅的心情,來到了虎丘山腳下。 
到了虎丘山門前,第一眼就看到一座扎滿鮮花的牌樓,上面有幾個紅色大字:虎丘藝術(shù)花會。里面的牌匾上有幾個金色大字:吳中第一山。我們知道此處在搞花會,對于我們這些愛自戀留影的人來說,是何等高興的一件美事?。?/span> 入虎丘大門后,我們才感受到了什么才叫真正的“花花世界”。五彩紛呈的鮮花夾帶著和煦的春色,千姿搖曳,美不勝收。流連花海之中,聞及花之馨香,讓我們忘卻了平日里所有的煩惱。沿山路而上,據(jù)說一路可見著名的虎丘十八景。這里注重自然景觀建設(shè),廣植花木,春花、夏蔭、秋果,冬翠,四時佳景清麗可人,千古名山生機盎然,好一派自然風(fēng)光。在十八景中首屈一指的是云巖寺塔,又名虎丘塔。我們在觀賞中很快就到了虎丘山頂,到了云巖寺塔腳下。千年古塔明顯傾斜,斜而不倒幾百年,巍巍壯觀,不愧為“東方比薩斜塔”。 游覽了兩個小時,我們從后門出來,結(jié)束了虎丘之旅。大巴帶著我們奔向第二站—定園。定園位于蘇州虎丘茶花村,相傳原為明代開國重臣劉伯溫準備為遠避政敵、退隱定居而派人暗中修建的私家園林。定園占地面積100多畝,有目前蘇州最大的園中湖“塔影湖”26畝,亭臺樓閣映掩其中、曲廊流水渾然天成,古跡遺址、大小景點三十多處,既有蘇州古典園林之精,又有江南水鄉(xiāng)之秀。走進了園內(nèi),茶花、柳樹、小橋、流水、亭臺、樓閣……一幅天然水墨畫隨即映入眼簾。在園中行走,春風(fēng)吹拂著潔凈的地面,水中映印著拂柳的身姿,空氣夾雜著淡淡地花香,倚立臨水的臺榭,遙想當(dāng)年的主人閑暇之余倚廊而靠,聽風(fēng)搖樹而葉落,看落花照水,聞花香之韻味,吟詩書獨樂之,品佳茗意悠然..... 居然能看到這樣的情景,贊美之余還有感動。 游完定園,我們一行人去充了下饑,小憩了一會。我們又來了第三站和第四站——楓橋與寒山寺。楓橋與寒山寺彼此相鄰,楓橋距寒山寺僅有百步,是一座橫跨于古運河上的單孔石拱橋,以其優(yōu)美古樸的造型、獨特的地理位置在蘇州眾多的古橋中獨樹一幟,明代高啟曾有詩云“畫橋三百映江城,詩里楓橋獨有名”。寒山寺建于公元508至519年的梁代天監(jiān)年間,當(dāng)時名叫“妙利普明塔院”,唐朝時才叫寒山寺。寒山寺并非因山得名,而是因人得名。唐代時,寒山、拾得兩位高僧到此,后人為紀念寒山,改寺名為寒山寺。寺內(nèi)彌勒佛雕像旁有一名聯(lián)“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,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。” 唐詩人張繼途經(jīng)楓橋,寫下了“月落烏啼霜滿天,江楓漁火對愁眠,姑蘇城外寒山寺,夜半鐘聲到客船”的名句,從此詩韻鐘聲千古傳頌,張繼的這首詩,不知縈回在夢里多少回了,那凄美絕倫的意境,給人們留以無比遐想的空間。游罷楓橋、寒山寺,不竟心中感嘆起那名天涯漂泊的游子的那種孤獨、憂傷的心境。此處移步換景,景景相連,美不勝收。其實對于我們這些俗人來說,只知道是美景,卻又叫不出景兒的名字啊!想來有點遺憾,但是起碼從眼里見過此景,在心里膜拜過此景,我來過,和她親密接觸過,此生何撼之有? 
下午兩點半我們結(jié)束了所有行程。帶著對美麗天堂的那份眷戀,帶著相機里滿滿的收獲,我們踏上了回家的歸途。 結(jié)束了一天激情迸發(fā)的江南水鄉(xiāng)之旅,不僅緩解了大家的工作壓力,而且陶冶了我們的情操,提高了我們自身的修養(yǎng),進而增加了我們森達沿海熱電公司員工的凝聚力,充分展現(xiàn)了我們公司的團隊精神,讓我們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。(吳春霞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