棟,形聲字?!墩f文解字》中釋義為:“棟,極也。從木、東聲?!睒O者,謂屋至高之處,《系辭》曰:“上棟下宇,五架之屋,正中曰棟”,意指房屋的正梁,即屋頂最高處支撐椽皮的水平木梁,后因“棟”的優(yōu)劣對房屋的堅固與否起決定性作用,多被世人用來形容為擔當重任的人,“國之棟梁”“棟梁之才”等即為此意。 蓋有非常之功,必待非常之人,有非常之事。古往今來,成為國之棟梁是無數(shù)能人志士的畢生追求,但木材常有,而棟梁難當?!妒空f》中提到:“求棟梁者必于木,而木不皆棟梁也,其不材者,且不得與萑蒲竹箭比?!本褪沁@個意思。魏晉時期劉勰在《文心雕龍·程器》中說,“摛文必在緯軍國,負重必在任棟梁”,唐代陸龜蒙詩中所寫,“大廈若掄材,亭亭托君子”,可見無論何時何地,棟梁之材都是志不求易、事不避難的中流砥柱,是安社稷、濟滄桑,為國家和民族的繁榮昌盛擔當奉獻的瑚璉之器。宋代詩人聶紺弩《伐木贈李錦波》中寫道,“草木深山誰賞美,棟梁中土豈嫌多。”唐代詩人杜牧也在《郡齋獨酌》感嘆,“問今天子少,誰人為棟梁?”這些都充分表達了人們對國家棟梁的渴求與愛戴。那么,棟梁之才由何而來? 《國語》有言,“不厚其棟,不能任重;重莫如國,棟莫如德。”欲任其重,必厚其棟,唯有不斷正己修身、增長才干,方能棟“厚”承“重”。 真才實干是成就“棟梁”的必要因素?!蹲髠鳌酚涊d:“宋公及楚人戰(zhàn)于泓。宋人既成列,楚人未既濟,司馬屢請擊之,公皆否。既陳而后擊之,宋師敗績。公傷股,門官殲焉?!彼蜗骞谏硖幐呶恢畷r不注重自身能力本領(lǐng)的提升,空有領(lǐng)兵之位而無領(lǐng)兵之能,兩次拒絕出擊,延誤戰(zhàn)機慘遭覆滅??梢?,“才”之于“棟”正似“刃”之于“戰(zhàn)”,身居要位但碌碌無能,只會落得“潰不成軍”的下場。 修己正身是成就“棟梁”的必然要求。李廣驍勇善戰(zhàn),機智勇敢,膽略過人,從容鎮(zhèn)定,臨危不懼,使匈奴聞風喪膽;他輕財愛士,身先士卒,忠實誠信,深得廣大將士的敬重。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?!闭撬抉R遷在《史記·李將軍列傳》中對飛將軍李廣高超本領(lǐng)和高貴人格的高度褒揚,也是所有棟梁應(yīng)達到之境界。 厚“棟”應(yīng)厚其“才”更應(yīng)厚其“德”。古人云:“君子不患位之不尊,而患德之不崇;不恥祿之不夥,而恥智之不博。”要成為棟梁之才,既要才配其位,也要德配其位,正所謂“才者,德之資也;德者,才之帥也。” 棟梁的長成必須得到精心的培養(yǎng)。成長為一個管理人員,一靠自身努力,二靠公司培養(yǎng),自身努力是自身成長的決定性因素,而公司培養(yǎng)則是其成長的關(guān)鍵。各層各級要加強對后備力量的教育引導(dǎo),定期開展思想教育、崗位練兵、聯(lián)學聯(lián)訓(xùn)等活動,組織他們學思想、學政策、學業(yè)務(wù),不斷提高品德修養(yǎng)和能力素質(zhì),為他們成長成才“蓄能充電”。同時,要更加注重把他們放到生產(chǎn)一線、艱苦復(fù)雜環(huán)境、關(guān)鍵吃勁崗位歷練,鼓勵他們多捧“燙手山芋”,多啃“硬骨頭”、多當幾回“熱鍋上的螞蟻”,幫助他們堅定信仰、磨煉意志,涵養(yǎng)“逢山開路、遇水架橋”的斗爭精神,增強防風險、迎挑戰(zhàn)、抗打壓能力。 “根倍雙桐植,花分八桂開。生成造化力,長作棟梁材?!敝挥懈导颖兜厣钪灿诖蟮?,充分地吸收大自然的營養(yǎng)和精華,樹木才能長得高大、枝繁葉茂;桂花必須汲取大自然的雨露和養(yǎng)分,才能在八月綻放、釋放芬芳?;ú輼淠救缡?,我們的管理人員亦如是。(總公司辦公室摘錄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