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為“老總”任正非有個觀點:一個人的長板不必很多,只要有一塊就夠了。他曾現(xiàn)身說法,自己在家里經(jīng)常被老伴和女兒訓斥“笨死了”,而上班時,他也不懂技術、不懂財務等。但有一塊長板,就是“手里提著一桶糨糊”,把各路人才都牢牢粘在一起,令人盡其才、發(fā)光發(fā)熱。 靠一塊長板打天下的例證,其實并不算稀罕,古往今來,這樣的人和事屢見不鮮,且頗有人建樹不凡,更有部分傳為美談。 漢高祖劉邦不文不武、好吃懶做,但他有一塊長板,會用人、善用人、能用人。他用好了“漢初三杰”,攻城略地靠韓信,出謀劃策靠張良,后勤供應靠蕭何,并形成合力,最后擊敗項羽得了天下;通俗作家張恨水不會經(jīng)商、理財,不會做工、務農(nóng),不善交際、應酬,自述是個“很笨的人”。但他的長板是會寫小說,妙筆生花。再看今天,吊裝司機許振超,不嗜煙酒,不擅棋牌,不會詩畫,不善交際,不長家務,但他有手“一鉤準”的絕活,吊裝技術屢創(chuàng)世界紀錄,并帶出一個高水平吊裝團隊;宇樹科技創(chuàng)始人王興興嚴重“偏科”,高中三年英語只及格過三次,還被人說“比其他人笨”,但他投身于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發(fā)領域,憑此在新科技浪潮中成了閃耀新星…… 人生轉(zhuǎn)瞬百年,精力、時間、壽命都有限,在有限的人生里,身上能有一塊長板就很不錯了。這世上確有不少全才,可很多時候,那些被贊揚為“什么都會一點”的人,并沒有可打天下的一招絕技,雖也能熱鬧一時,終究難成氣候。反之,那些看似在很多方面都不開竅、不上道的人,只要愿意深耕于某一領域,勤勤懇懇、踏踏實實,最終也能成就一番天地。 有人曾注意到這樣一個現(xiàn)象:城市的樓群里不論高高低低的樓都裝有避雷針,但實際上作用最明顯的往往是那些高樓的避雷針,因為它們?nèi)菀捉佑|到雷電,而部分較低處的避雷針有時就是個擺設。聯(lián)想起來,人的長板就是那根高處的避雷針。而我們最應該做的,就是想辦法讓這塊長板變得更長、更結實、更有韌性,讓它成為我們建功立業(yè)的絕招、開疆拓土的利器。俗話說得好,“一招鮮,吃遍天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