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云:“知行合一”,“知易行難”,“知者”可貴,“行者”更可貴?!靶姓摺?,用行動詮釋生活的意義,用行動書寫生命的美麗?!}記 古語有云: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。讀萬卷者而腹經(jīng)綸,行萬里者則健其身。 如果說“讀萬卷書”是一份對未來夢想的憧憬與向往,而“行萬里路”就是踏上為自己心底的夢想而探索的征程。這個流傳千百年的古訓告訴我們做一個“行者”是多么重要。做一個“行者”,把理想化作行動;做一個“行者”,把虛幻變成真實;做一個“行者”,用行動實現(xiàn)理想。如果想成功,必先做一個“行者”。 沿著歷史的足跡追尋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那些功成名就的偉人都是“行者”的驕傲。魯迅以直面人生的吶喊喚起民眾的覺醒;海倫?凱勒用堅定的意志實現(xiàn)生命的蛻變;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終于成就興國大業(yè);李時珍跋山涉水、嘗遍百草,完成藥學巨著《本草綱目》。這些歷史豐碑,都在孜孜不倦地召喚我們成為一個“行者”。光陰流逝,他們留下的是“行者”的精神。 順著現(xiàn)實的目光搜索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那些曾經(jīng)感動中國的人物都是“行者” 的典范?!袄卒h傳人”郭明義,他總看別人,還需要什么,他總問自己,還能多做些什么。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幣,每一滴血都滾燙火熱。他越平凡,越發(fā)不凡,越簡單,越彰顯簡單的偉大。他20年獻血6萬毫升,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;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從事革命工作近40年,綠了荒山,白了頭發(fā),他志在造福百姓;老驥伏櫪,意氣風發(fā),他心向未來。清廉,自上任時起;奉獻,直到最后一天。60年里的一切作為,就是為了不辜負人民的期望;馬班郵路的鐵漢王順友,一段世界郵政史上的傳奇,20年,每年至少330天,在蒼涼孤寂的深山峽谷里躑躅獨行,20年,步行26萬公里,足可重走長征路21回,環(huán)繞地球6圈半,平凡的工作呈現(xiàn)出一種不平凡的偉大。這些感動中國的平凡人物,他們用行動詮釋生活的意義,用行動書寫生命的美麗。 當我們抱怨環(huán)境臟亂時,我們?yōu)槭裁床桓┫律砣??當我們接受善意的微笑時,為什么不報以同樣的微笑?當我們自怨自艾時,為什么不走向更廣闊的世界?當我們心中有理想時,為什么不踏踏實實去奮斗… …行動,就在舉手之間。 生活需要我們做一個真正的“行者”。行走在天地之間,行走在山水之間,行走在生命的旅途上。 做一個“行者”。行動著,感悟著,收獲著,美麗著……(楊彬摘錄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