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塊布有了皺褶,該怎么辦? 看山是山,反倒鉆了牛角尖。眼里有問題,只看得到皺褶,于是一門心思都在皺褶上,研究布料的顏色、形狀以及材料,來尋求解決皺褶的方法。這么一來,本來簡單的問題,也就被復雜化了。 看山不是山,有時會成為解決問題的方法。皺褶雖然是在這個位置產(chǎn)生的,但只要將布料的其他位置拉平,皺褶也就消失了。皺褶產(chǎn)生是個問題,但解決問題的眼光得放在問題之外的地方。 一個人有了皺褶,又該怎么辦?人生中,平路少,起伏多。大大小小的坑,總是難免的。那些坑洼坎坷,便是人生路上的一條條皺褶。 看山是山,常常會把人局限在問題之中,結果成了求而不解的原因。一個問題的產(chǎn)生,有特定的時間和機緣。在問題之中看問題,就像在迷宮之中尋出路,兜兜轉轉一大圈,往往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又回到了原地。 有時候,跳出問題本身,看山不是山,反倒成了解決問題的良方。就像一個人,手頭不寬裕,卻又想著購置價值不菲的東西。單單將目光聚在物件上,四處比價,或者等待降價,其實意義不大。畢竟,價格浮動的空間有限,手頭的錢財也有限。 問題產(chǎn)生于斯,解決卻可能要從別處著手。想要得到能力之外的東西,靠的往往不是等,也不是東西貶值。更實際的方式,在于提升自己的能力。 一段感情中有了皺褶,往往也得有看山不是山的態(tài)度。 兩人吵架,若單單關注因何而吵的具體問題,常常是解決不了問題的。哪怕眼前的問題爭出了是非高低,但過不了多久,還是會重蹈覆轍,一吵再吵。解決的方法,可以不跟具體問題較勁,而是將眼光延伸,聚焦在問題之外的感情狀態(tài)。最后會發(fā)現(xiàn),感情好了,保持溝通,就算不斷有皺褶一樣的問題出現(xiàn),在雙方的眼里都已不成為問題。 生活就是如此,越過此處的皺褶,沒準兒在別處就找到了解決方法。 (總公司辦公室摘錄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