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位很著名的歌手,在她《我的故事,我的夢》這本書里,說了一句很有道理的話,大意是,一個人要是不懂得快樂之道,才是真正的失敗。這句話所寓涵著的人生哲理值得深思。這位歌手,就是席琳·迪翁,電影《泰坦尼克號》主題歌《我心依舊》就是她演唱的。影片一度風靡全球,她唱的這首愛情歌曲,也傳遍了整個世界。
不過,她寫在自傳里堪稱“金玉良言”的這句智慧心得,知道的人并不多。其實,歌曲雖然使人愉悅,但那是一時性的,而哲理所能給人的啟迪,卻有著恒久的意義。一句深刻睿智的話,若能使人悟到什么,而改變什么,那就更有價值了。
在生活中,大家都知道,快樂不易得,不常得;相反,不快樂卻易得,而且常得。不懂得快樂之道,由著快樂從身邊滑過,是失?。煌瑯?,快樂本來不多,不知道珍惜快樂,不懂得尋找快樂,更不明白去創(chuàng)造快樂,同樣,也是一個失敗者。
為什么快樂少而不快樂多呢?人活在這個世界上,就是挑起生活重擔的一生,也是風雨兼程的一生。一帆風順,未必前途光明;日麗風和,未必春天常在;心想事成,未必路路暢通;幸福圓滿,未必鮮花不敗。晉人羊祜說過,天下不如意事,十常居八九。如何在崎嶇的生活道路上,如何在坎坷艱難的日子里,使不如意事,少些,再少些,這就必須懂得快樂,尋找快樂。
人,活在這個世界上,到底是快活的時候多呢?還是不那么快活的時候多呢?沒人做過這方面的統(tǒng)計。但我想,“人生識字憂患始”,如果不是那么十分渾渾噩噩的話,稍稍有一點頭腦,“不如意事?!保蟾?,是一種比較準確的狀態(tài)描寫。快活并不是每個人都有幸運碰上的,不快活則是隨地在等待著你。
假如一早睜開眼,天氣不好,恐怕不會太開心。其實,這屬于常事,而且,說實在的,除非下刀子,天氣似乎無關緊要。但晴朗和陰霾對人的情緒怎么也有影響,老天爺總不開臉,鉛灰的云層,像一塊磚頭壓在心上,能痛快嗎?
接著,皺著眉頭,吃完老樣子的早餐,從“果腹”這個角度看,也許無可挑剔。但是,人終究和吃飼料的動物有所不同,胃口大小、心情好壞,乃至于咸淡、干稀都有些個人的講究。于是,就有喜歡與不喜歡的分別。“嗟來之食”固然難以下咽,“守著多大的碗,吃多大的飯”也影響食欲,想到終日奔忙,只是為了糊這張嘴,也就開不起這份心了。
隨后,就該穿衣出門了。這就更麻煩,你在那兒脫來換去,大半不是從個人舒適出發(fā),更多是從順應別人的眼睛考慮。你捉摸不透馬路上這股服裝潮流,一會兒這么變,一會兒那么變,不知何時是個頭兒,而且,變過來變過去,弄得人無所適從,就更為苦惱了。你純粹是在為別人穿衣服,還得十分小心謹慎。超前了,怕人家說你;落在后面,又怕被訕笑多沒勁啊,做人真難。
還有比衣食住行更簡單,更普通,人人都逃脫不了的事嗎?以此類推,你踏進讓人焦頭爛額的社會,不知會有哪些坑坑洼洼,等著你去跌個鼻青臉腫。因此,越尋思越覺得活在這個世界上,太累了。既然如此,究竟應該怎么辦呢?
如果不想去大打出手,改變自己的命運;如果并不甘心像蠶一樣束縛在繭里,被不快活弄得愈來愈不是自己,那么,之計,一定要努力地尋找快樂,去追求你心目中的理想境界。
人,就是這樣,順的時候少,不順的時候多,這幾乎是絕大多數(shù)人的命運。
千萬別跟自己過不去了。畢竟,每個人的世界和自己的快樂,理應自己細致地尋覓。奮力穿越各種各樣的“不如意”吧,心頭那份快樂,或大或小、或輕或重,它們僅僅屬于每個人自己。 (總公司辦公室摘錄)
|